时间:2024-12-14 11:33:00 100人浏览
人老精,马老滑。过了50岁以后,我发现自己从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变的沉默寡言。有人说这是成熟,也有人说这是圆滑。
1.只关心自己的亲人。现在我只关心自己的亲人,除此之外,再也不会关心任何人。我只对自己的亲人负责,只考虑亲人的是否开心,我只为亲人活着。别人的生死与我无关,我不会关心,连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。
年轻时听到人老人摔倒没有人上前去扶,感到不可理解。过了50岁以后,我明白为什么没有人去扶倒地的老人。年轻时自认为如果自己遇到老人倒地,一定会上前扶起,过了50岁以后,遇到倒地的老人,我可能真的不敢上前扶起。
过了50岁,考虑的问题多了,会深思熟虑,考虑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,以及自己是否能承担由此带来的麻烦。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我只关心亲人,不再关心别人。
2.要跟媳妇和孩子搞好关系。年轻时不懂事,对外人好,是个人就当成个朋友,家里的老婆孩子关心的少。过了50岁就要明白只有媳妇和孩子才真的关心自己,在自己生病的时候,也只有老婆孩子能守在病床前,端药端水,照顾自己。那些一起喝酒玩乐的朋友,能来看一看病床上的你,就算不错了。
过了50岁,要哄着自己的老婆,学会听老婆的话。要把老婆的话当成命令,别跟老婆争辩对错。要相信老婆从来没有对错,有错也要执行。
孩子的事能放手就少管。孩子大了,有了自己的想法,就少插手孩子的事。孩子如果遇到困难,就帮一把。别把钱看得太重,要明白将来自己走了,家业全是他的。
只有把老婆孩子哄开心,等真的有一天躺到病床上,就不用担心老婆和孩子商量是不是快点拔管子。看在情分上,能多留几天。
3.你不是有多重要,是你的位置决定了你的重要。别把位子看得太重,说不定哪天从位子上下来,那些当初如何捧你的人,就是狠踩你的人。从位子上下来,也别整天的唠叨什么势力眼,什么人走茶凉。现在就是这种情况,别把别人想的太坏,也别把自己想的多好。放你身上,你跟那些捧你和踩你的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。都是为了口饭吃,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
世上的人除非到了老子和孔子的学问,不然的话,在利益面前,没啥区别,都是率先从自身出发,以不伤害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。这是人性,你我都一样。
明白了人性,就想通了世间的事。明白了人性如此,气也就顺了,也就能够接受遇到的背叛与构陷,离间与诡诈。
4.别人请客,酒桌上就要迎合请客的人,饭后不要抢着买单。你不知道这场酒局背后的事,抢着买单可能事得其反。有朋友请客吃饭,不管关系多好,也不要空着手去,顺手带包烟,捎瓶酒,是个心意,也是个敬重。
别太把自己当回事,也别把别人不当回事。古有孟尝君鸡鸣狗盗之友,遇到事,说不定谁就能帮你一把。别轻易的发火得罪人,树一道墙远比维个人情容易。
看到不顺的事,少一看一眼就行了。遇到不顺心的人,闪身走人就行了。话少说,事少办,能躲就躲,管住自己嘴,不议论是非。
你背后说人,就肯定有人背后说你。
5.啥事都不要看得太重,再过几年,一把火化成灰,啥都带不走。过了50岁,感觉自己的心淡了许多。有个朋友告诉我,这是执着心轻了。也对,我现在没了执着心,啥事都不再感到有多大的兴趣。
前几年我还在春秋两季,趁着天气好,背着包,四海八荒的去旅行。还曾经有个走过千山万水的念头。过了50岁以后,这种想法淡了许多。就算是有个想去的地方,心情也跟前几年大不同。
能去就去,不能去就不去。再也不会念头一起,就立马背上包启程出发。
原先还总想着写本书,规划的挺好,写出一本能够流传的书。现在这心思也没了,就算写出一本能够留下来的书,又能如何呢?千年来,留下的书和诗文汗牛充栋,可是当初写书写诗填词的人呢,除了茶余和饭后当成谈资,又有什么用呢?
劳心劳力,毫无意思的事我才不会再去做呢。平时写个小文章,能有点收益就好。有了收益我就去买烟,为自己好,才算活的明白。
仔细想想,我今年53岁了,就算我能活到80岁,也只不过再有20多年的光阴。还有什么想不开呢?万事放下就是快活,转变心态,就能开心。
这便是境随心转的道理。你有什么样的心态,就会过什么样的日子。一杯清茶,一碗素菜,若能品出风清云淡的味道来,你就能够明白日子本当如此。
6.好好享受今天的生活,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今日。我那个朋友告诉我要活在当下。当下便是指的今天。把今天的日子过好,就对得起自己。明天的事,放到明天再说。就算你担心明天会发生不好的事,你能改变明天的还没有发生的事吗?既然改变不了,想它有什么用呢?
学会事来则应,事去则了。云淡风清,万事不放心上。
7.在外面少跟人争辩,要明白世上的对错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。有些事我们可能只看到的是表面现象,我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判断一件事,这就是盲人摸象,苏轼称之为“身在此山中”,我们只是站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角度来判断一件事,这样做出的判断怎么可能没有任何问题呢?
要学会不抱有观点的去看一件事。不是从自己的经历和角度来看问题才行。自己的观点就一定对吗?那是老子和孔子,就算孔子不也曾说过,三人行必有我师吗?何为师?传道授业解惑者。
那如何判断一件事的是非曲直呢?老子道德经说的好,唯道是从。这个道便是自然规律天道法则。看这件事是否遵循着天下大道,然则为利,否则为害。
那大道天规又是什么呢?我不能说,因为一说就错。
8.学会谦卑,别出风头。“戾气”盛,则学会藏。藏什么呢?藏锋芒。世间行走,学会低头,不逞强,学会示弱,老子说柔弱才能胜刚强。现在全身戾气的人太多,一言不和说不定就出什么事,在外面不要跟人争短长。就算争胜了,有什么用呢?不过是一口气罢了。
学会忍,管住脾气才算有本事。